新闻中心

青春赛道,这样奔跑|邱宁昕:青春,与雪域共鸣

发文时间:2025-04-26 阅读次数:



以青年力量

解码青春方程

用实践足印

丈量时代命题

发扬优良作风

展现青春风采

 

太阳集团tyc151特别推出

“青春赛道 这样奔跑”

系列专题

聚焦多元赛道上的

先锋闯将

讲述属于应经学子的

青春故事



青春,与雪域共鸣

青春的脚步,总是在路上。自踏上西藏这片土地起,我的故事便与高原深深交织。从调研田野到走上讲台,我在雪域高原书写着一段属于青年的奔跑篇章。

调研·看见奋斗的西藏

2024年7月,刚参加完本科毕业典礼,我便启程前往拉萨,参与“中华人民共和国脱贫攻坚史”系列调研访谈项目(“832工程”)。这是我第一次深入雪域腹地,也由此开启了我作为人大学子与雪域高原的故事。

在为期30天的调研中,我和老师同学们走遍了拉萨和山南的14个县区,访谈了一线的脱贫亲历者。从市区到牧区,从城关到当雄,一次次攀上山坡、走进村寨,聆听村民与基层干部讲述奋斗的故事。我一步步走近这片土地,也走近一个真实、鲜活、奋斗中的西藏。



科研·扎根大地做学问

调研只是开始,更深层的理解往往源于系统的思考与研究。雪域高原的所见所闻,逐渐沉淀为我科研探索的起点。我尝试用经济学语言解析政策逻辑,也努力以数据为笔,讲述西藏的发展故事。

调研中,我既见证了脱贫攻坚的显著成效,也切实感受到高原经济在地理与生态约束下的发展困境。74个县区因地制宜、走出契合自身禀赋的多样化路径,这些发展经验为我提供了深刻启发;与此同时,“小而散”、同质化竞争等结构性难题依然突出,如何破解这些问题,也成为我反复思考的方向。正是这些现实观察与思考,让我切实体会到:纸上得来终觉浅,唯有脚下沾满泥土,笔下才有温度与力量。

教学·在讲台上成长

2025年3月,我再度踏上这片土地,站上了西藏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的讲台,为本科生讲授计量经济学。这一次,我的身份从调研者转变为教育者,与雪域学子面对面交流,在知识与思维的碰撞中,感受他们的热情与纯真。

初到拉萨,尽管高原反应带来些许不适,心中却无比踏实。学生们大多来自西藏、川渝各地,他们质朴而专注,眼神中透出的渴望让我深受触动。面对一门理论性较强的课程,我努力将抽象模型与现实问题相结合,把调研中遇见的真实案例带入课堂,让知识贴近生活,也贴近学生。在这个过程中,我不再只是站在讲台上的“传授者”,更是与学生并肩奔跑、共同成长的“同行人”。



课后,我也在努力走进他们的生活,感受他们世界的温度与活力。周末傍晚,校园一角响起悠扬的音乐,他们围着跳起锅庄,动作熟练,笑容灿烂。其实,他们也是我的老师,教会我如何用更宽广的视角来理解这片土地。

奔赴·把脚印留在高原

有人问我:“你为什么愿意一而再、再而三地来西藏?”我想,答案也许就藏在课堂上那一双双专注的眼神里,藏在村寨中那些温暖的讲述中,也藏在高原日落时,一圈圈舞动的人群与我心中不灭的热爱里。

奔跑在青春的赛道上,我庆幸在雪域高原留下过我的脚印、回声与热爱。这段经历,也将在我未来的岁月中,持续闪光,温暖前行。

人大红走过山川

调研团遍访各地

公式在深夜完成推演

汗水在球场铸就荣光

每段轨迹皆为注脚

每种色彩皆是勋章

应经学子还有怎样的

多彩青春故事

敬请期待

往期回顾



青春赛道,这样奔跑|张津硕:携手同行,在奋进中奔跑



青春赛道,这样奔跑|房俊江:支教路上践行青春誓言

来源:党团学办公室

设计 责编:马文林

审核:浩爽 宋枫